【阳朔县融媒体传真】
3月5日,阳朔县兴坪镇渔业居委支部书记黄高远组织村两委干部和志愿者,在漓江兴坪镇段开展“保护母亲河”活动,清理河滩垃圾。他说:“我要号召更多的人参与科学保护漓江,为阳朔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先导区贡献力量。”
多年来,黄高远一直从事漓江排筏旅游工作。为了保护好这片绿水青山,经营好这片“金山银山”,他组建了“阳朔漓江排筏党员先锋服务队”,经常组织村两委干部和志愿者开展清理河滩垃圾的行动,引导群众提升环境保护意识。
保护好漓江这条母亲河,是阳朔全县人民的共同心愿。阳朔县委、县政府坚持把保护漓江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持续开展“科学保护漓江联合执法行动”,完善以漓江阳朔段为核心的大景区旅游生态补偿机制,全县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漓江干流水质保持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表水断面、污水处理厂出口水质达标率均为100%。行政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置体系覆盖率达100%。2021年12月24日,阳朔县生态环保科技园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成投产,项目一期日处理垃圾能力1000吨,阳朔、荔浦、平乐、恭城等桂林南部县(市)实现了生活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其中包含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重要河湖、海湾污染整治力度,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这让我们目标更加明确,信心更为坚定。”阳朔县县长黄小雪介绍,该县将健全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探索核心景区原住民调控疏解,打造国内江河综合治理典范。
【国是共商】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处理好发展和减排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广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丰富的河流资源塑造了“山清水秀生态美”金字招牌。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优势,在推动绿色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积极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建言献策。
自然保护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载体,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居于首要地位。“当前自然保护地建设面临法律法规滞后、补偿标准低、生态保护与原住居民生存发展矛盾日益尖锐、执法机制不顺等问题,需要国家层面尽快统筹解决。”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厅长陈建军代表说。
他建议国家层面尽快修订出台自然保护地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建设要求,完善执法机制;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转移支付制度,在生态转移支付资金中明确一定比例应用于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生态补偿、人工商品林赎买等,完善生态护林员制度并延伸到自然保护地内原住居民;逐步提高自然保护区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建立公益林差异化补偿机制,逐年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逐步实现公益林优质优价补偿。同时,希望国家层面在资金和项目安排上给予广西倾斜支持,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筑牢我国南方重要生态屏障。
党的十九大以来,水污染防治作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民族地区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民族地区对流域水治理保护的投入主要还是依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地方财政资金,生态补偿机制的缺位无法有效激发少数民族和欠发达地区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齐头并进的内生动力,制约了绿色可持续发展。”柳州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韦震玲委员表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导向,制定生态保护补偿法,加快健全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机制,全方位优化配置水资源,从而有效推动实施跨区域、跨省际生态补偿。
国有林场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关键的一环,是我国森林资源培育和发展的主要力量,在维护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近年来,在中央和自治区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广西林区基础设施得到了一定程度改善,但与林业发展的现实需要相比,与全区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和林业强区的要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自治区林业生态工程质量管理中心主任覃建宁代表说,建议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林草局等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广西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支持加强国有林场林区道路、饮水工程、供电改造、管护站房、网络通信等建设,不断改善林区生产生活条件。
如何守护好绿水青山,并转变成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巴马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黄炳峰代表建议,从国家层面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的战略目标和规划指导,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绿色发展,尤其是在文旅康养产业、绿色无烟工业、新兴产业等生态型产业方面的投入力度;建立民族地区绿色发展基金,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少数民族地区绿色发展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从而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进入新时代,国家赋予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新使命,数字化成为推动能源转型的重要战略支撑。”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董事长揣小勇代表表示,加快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服务“双碳”目标势在必行,建议构建以数字电网为核心纽带的新型能源数字生态,支持多能互济、综合能源等新型能源服务发展,助力绿色电力产业升级。
(统筹 余锋 记者 李耿 王春楠 唐广生 王艳群 卿要林 谭卓雯 通讯员 诸葛保满 黄尚宁)
|